為深入落實國家“雙減”政策要求,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素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和創新應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1月24日,江蘇省顧惠君網絡名師工作室第六次集中研討活動在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中心小學舉行。
本次活動主題為“微課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討”,參加活動的有江蘇省顧惠君網絡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微課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創新應用研究”課題組成員和張甸小學全體英語教師。
一、同課異構,聚焦學生發展
上午,張甸中心小學張海琴老師和溱潼中心小學洪銀春老師分別執教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My e-friend》一課。

張海琴老師通過課前問答游戲復習舊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本、提取關鍵信息、歸納總結要素;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多說、多練、多思、多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鼓勵學生充分感知、不斷嘗試,努力突破自我,達成學習目標。

洪銀春老師應用微課程教學法,通過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的設計,鼓勵學生自學新知、提出質疑。課中,利用課堂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進階學習、討論文本、制作思維導圖;組織小組活動、深入討論、實踐應用所學內容,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積極表達、合作探究,不斷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聽課評課,致力專業發展
下午,參會老師展開積極討論,從不同角度對兩節課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交流。老師們形成共識:只有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緊跟時代,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整合多方資源,推動課堂教學改革,轉變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才能使“雙減”真正落地生根、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三、專家引領,聚焦前沿理念
江蘇省顧惠君網絡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泰州市教育局電化教育館顧惠君主任作了“微課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再認識”專題講座。

顧主任向老師們介紹了翻轉課堂本土創新的理論之一“填溝理論”;指出微課程教學法創新了學生學習方式,通過課前完成學習知識任務,課堂內化知識、拓展綜合能力,達到發展核心素養的目標。同時,顧主任對單位課時如何實施微課程教學法作了實踐操作指導。

本次研討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微課程教學法創新應用”的深度研修,讓參會的老師享受到了專家的理論引領和實踐指導,在研討交流中激發了思維的火花,在學習中不斷突破和完善,有效促進了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發布評論
還能輸入 140字
用戶評論